首页 资讯 正文

兖州区小孟镇:“三夏”收割话丰年

体育正文 288 0

兖州区小孟镇:“三夏”收割话丰年

兖州区小孟镇:“三夏”收割话丰年

2025年6月5日,泗水县小麦进入大规模收获的(de)第三天。李可欣的3台小麦收割机在泗水县中册镇帮着农民(nóngmín)抢收成熟了的小麦;张居玺(zhāngjūxǐ)的3台小麦收割机在泗水县杨柳镇帮着农民抢收小麦。 他们两人都很年轻,李可欣1998年出生,张居玺2001出生。两人在帮着(zhe)农民抢收小麦时,说了他们为什么种地(zhòngdì)、如何种地。 李可欣的小麦收割机在帮助(bāngzhù)农民抢收小麦。 张居玺(zhāngjūxǐ)开着小麦收割机在收获小麦。 皆(jiē)因承父业,忙碌在田间 李可欣是中册(zhōngcè)镇中册一村人,她丈夫叫马通,与她同年生人。夫妻俩有过短暂的外出(wàichū)打工经历,可因为家里的粮田和机械,回到了田间。 李可欣(lǐkěxīn)(lǐkěxīn)的公公叫马洪英,马洪英1994年就成立了农机合作社,种着100多亩地,购买来各种农业机械。家里地多农机多,马洪英一个(yígè)人忙不过来,年轻的李可欣和马通(mǎtōng)就帮着干。“一直帮着干,耕种管收那些活都学会了。”李可欣说。 2022年(nián),马洪英身体不太好,便将耕地(gēngdì)与合作社交给(jiāogěi)了儿子、儿媳。马通和李可欣接手后,觉得100多亩地种着有点少,便又流转来200亩。5日上午,他们的合作社大院内,摊晒满了新麦(xīnmài)。“我们有烘干塔,天气晴好,还是选择晒粮,种粮要(yào)从各个环节降低成本。”李可欣说。 张居玺是杨柳镇于家泉村人,从(cóng)职业(zhíyè)学院毕业后,他自己成立了建筑公司。他的父亲张俊昌从2003年就开始(kāishǐ)流转土地、购买大型农机,此后还组建了农机合作社。 张俊昌种着200多亩地,购买来(lái)各种农机(nóngjī),忙不过来时就喊张居玺过来帮忙(bāngmáng)。帮着帮着,张居玺知道地该怎么种,各种农机都会开(kāi)。5日下午记者找到他时,他正开着一辆价值30万元的小麦收割机为泗水县供销社收获小麦。 看儿子种地(zhòngdì)、用(yòng)农机比自己还在行,2020年张俊昌便把耕地、农机、农机合作社都交给了张居玺。 “我今年种了(le)230多亩(duōmǔ)小麦,收自己家这点小麦,我的3台机子都上阵,也就是大半天的事。”张居玺说,“我们主要是帮(bāng)着周边农民收麦子。” 李可欣的农机合作社大院成了新麦晾晒场(chǎng)。 既规模种粮,又养着(zhe)农机 在泗水县农村,购买大型农业机械、帮助农民耕种管收这一行为(xíngwéi),叫“养农机”,这一叫法很(hěn)形象。 李可欣和(hé)(hé)张居玺对规模种地和规模养机,说法几乎(jīhū)完全一致:流转土地种粮的农民,绝大多数都养着全套的农机;全套养着农机的人,都流转土地种粮。 在他们口中,道理很(hěn)简单:现在种粮,全过程靠农机,地种多了,就(jiù)得买大型农机,并且耕种收管的都必须有(yǒu)。农时不等人,种着几百亩地,该收该种了,靠别人的机械来帮忙,不太靠谱。 大型农业机械作业效率很高(gāo)。张居玺说,他最好的(de)(de)小麦收割机,天明下地天黑收工,如果是(shì)大地块,能收200亩小麦。作业效率越高、作业质量越好的农机及配套设备越贵,当然购买、维护这些东西的成本也越高。自己种着的那两三百亩地,耕种收短时间(shíjiān)内便可完成,如果农机只用在自家田里,一年到头绝大部分时间只能是闲着。 一般(yìbān)农户家种着少(shǎo)到两三亩、多不过十几亩的地,买手扶拖拉机和三轮车的钱还愿意掏,可(kě)要说去买大型拖拉机、大型收获机械之类的,没人愿意干,因为投入和收益相差太大,就家里那点地,种上好几年(hǎojǐnián),粮食全卖了,还不够买一个大型拖拉机的轮胎。 因此,一般农户家有小型农机(nóngjī),没有大型的。可不管是种还是收,都要抢时间,他们需要大型农机来(lái)帮助。 有人闲着(zhe)大型农机,有人需要大型农机帮助,这便很容易达成交易。“谁的(de)机械去哪个村、帮哪家(nǎjiā)农民,这些年基本是固定的,谁帮着一户农民收(shōu)了麦,就接着帮助这户农民把地耕了,然后再帮着种上玉米。”李可欣说。 2001年出生的张居玺(zhāngjūxǐ)手捧饱满的麦粒,满脸笑意,因为这些粮食是他种(tāzhǒng)出来的。 大户田间忙(máng),农民地头看 李可欣的合作社,全称叫(jiào)泗水县维霞农业机械专业(zhuānyè)合作社,有50多个社员,共有25台大型小麦收割机,这些收割机一天能帮助农民收获小麦2000多亩。“社员都自己种着地,最(zuì)少的也在50亩以上,100多亩的最多。”李可欣说,“我了解的情况是,大多数社员都想再扩大(kuòdà)种粮面积,扩大到三四百亩,就不能再增加了。要不然(yàobùrán),自己地里的活都忙不完,就不能帮助农民干活了。” 张居玺的合作社,全称叫(jiào)泗水县俊昌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,有34个(gè)社员。社员全部是种粮大户,面积(miànjī)在200亩至500亩之间。这个合作社共有69台大型小麦收割机。杨柳镇共有44个村,这些收割机根据近些年形成的作业习惯,分布在全镇每个村,保证每户(měihù)农民的小麦颗粒归仓(kēlìguīcāng),再保证帮助每户农民播下玉米。 李可欣说,今年(jīnnián)麦收,她自己(zìjǐ)的机械可以帮助全镇农民收获小麦1000亩左右,不算机械折旧(zhéjiù),每亩(měimǔ)地可挣二三十元钱;秋季还能(néng)帮助农民收获五六百亩玉米。“帮农民收小麦、玉米所挣的钱,基本够农机一年的维修、维护费用了。这也是种地大户能养得起农机的原因之一。” 张居玺说,为了让农民麦收时更省心(shěngxīn)省力,现在都是一台大型小麦收割机配备两三辆较大型的三轮车,收获的小麦直接帮(bāng)农民送到指定的晾晒场地。根据地块大小等(děng),每亩收70~100元的费用(fèiyòng)。“今年杨柳镇的小麦普遍浇了两三遍(sānbiàn)的水,而且浇三遍的居多。管理好的麦田,亩产能达到1500斤,收这样的麦田,作业慢(màn),收费就略微高些。” 6月(yuè)4至6日(rì),记者在(zài)泗水县采访麦收情况。以前田间等着拉自家小麦的(de)小三轮车不见了,农民站在地头的树荫下,等着机械收获自家的小麦,等着开三轮车的人把小麦送到自己(zìjǐ)准备好的晾晒场所。村内,除了坐在村里大树下乘凉的老人、妇女、孩子及摊晒新麦的人,难见其他人影。 记者在收获后的不同麦田里(lǐ),扒开还田的麦秸,每一处都很少(hěnshǎo)看到麦粒。 农机在更新(gēngxīn),新人难入行 李可欣说,种着几百亩(mǔ)地,一年到头都在忙,收完小麦种玉米,收完玉米种小麦,浇水打(dǎ)药除草,晒粮存粮(cúnliáng)卖粮,只要想干,天天都有活。她和马通忙上一年,种着300亩地,养着各种(gèzhǒng)农机,正常(zhèngcháng)年景能挣30万元,挣的是辛苦钱。“种地就这样,累着累着,忙着忙着,便都习惯了,不再觉得累和忙了。” 这种累和忙,需要习惯了才不觉得是一种苦,这是(zhèshì)一些年轻农民不愿(bùyuàn)多种地的重要原因。家里有几亩(jǐmǔ)地,交给合作社或有农机的人帮助种着,自己外出挣钱。 张居玺说(shuō),现在很少有新人入这行了。他说的(de)这行,指的是既规模(guīmó)种地,又规模养机。他的农机合作社的34个(gè)社员中,每个社员最基础的配置如下:4台拖拉机,1台小麦收割机,1台玉米收割机,耕种管收所需的机具齐全。购齐这些东西,需要上百万元。 每个社员之所以要购买(gòumǎi)4台(tái)拖拉机,是因为都有用处:两台小拖拉机,一台用来播种,一台用来秸秆还田(háitián)。两台大拖拉机,一台用来深翻,一台用来旋耕。 张居玺有15台拖拉机,3台小麦收割机,3台玉米收割机,这些机械有新有旧(jiù)。“我爸爸从2003年开始养农机,从小到(dào)大,从少到多。旧的换新的时,总是买更好更贵的,换一茬机器上一个台阶,作业效率(xiàolǜ)更高,作业效果更好。现在我用(wǒyòng)的小麦收割机,小麦机损率低到可以忽略不计。”他(tā)说。 “我现在这些农机和机具,要是(yàoshì)一次性买齐,我掏不出这个(zhègè)钱来。即便有这个钱,买这些东西也不划算,投资太大,收益(shōuyì)太低。”张居玺说。 张居玺说,养农机,既要帮农民种,又(yòu)要帮农民耕(gēng),还(hái)得帮农民收,买齐这些农机和机具,需要上百万元,很少有农民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来。也因此,养农机的(de)家庭这些年(nián)很少有变化,变化的是老一辈干不动了,便子(女)承父业,年轻一辈继续种地,种着更多的地;继续买农机,买更多更好的农机。 (大众报业·农村(nóngcūn)大众记者 孙成民 通讯员 包庆淼 刘凤娇)
兖州区小孟镇:“三夏”收割话丰年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